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特意去查了一下国内GPU第一的厂商景嘉微,从目前的产品线来看,已经上市的两款主打产品是JM7200和JM7201,由于官网有关这两款芯片的介绍实在太少,有一些数据可能不准确。我们先来看这两款产品的一些参数:官网JM7200的一些参数
从28nm的制程来看,大约可以对标N卡Kepler架构,性能上差于GT640,具体差多少不好说,结合像素填充率和位宽来看,应该是后者性能的60~80%,所以基本上可以认为目前国内最强显卡的性能和主流厂商的差距在十年左右。
另外,网络上也流传了一些有关景嘉微目前在研的两款GPU的一些数据:
可以看出来,得益于HBM显存,显卡的带宽应该有比较显著的提升,如果确实达到这个标准,的确可以和1080一战,当然关于这两款在研的JM9231/JM9271,我没有在官网上找到太多资料(这点还是要吐槽一下,毕竟国货之光,怎么不在宣传和网站这方面多下点功夫呢)。
以上是我们得到的一些硬件指标,这个问题问的是软件指标,也就是图形API的支持,这方面只能说。。。还很初级,目前景嘉微上市的几款主流GPU几乎都只支持OpenGL 1.3~1.5,也就是说,还在固定编程管线的年代,或者换句话说,从软件驱动的层面来看,国内厂商和世界顶级厂商的差距,可能是十五到二十年。JM5400已经有军用飞机的订单,那么我们的军工图形系统也不太可能有非常复杂的功能和图形效果,这方面我是外行,或许有更懂行的人能够解读这意味着什么。
记得刚入职NVidia的第一天,我的经理教给我的第一个概念是tape out和bring up,你可以认为它是芯片设计中依次进行的两个环节:前者代表的是一家厂商的硬件实力,是从芯片设计到流片的这个时间周期;后者则是软件实力:已经流片的设计无法再造一次,所以流片之后所有性能优化,硬件设计缺陷修复,包括驱动支持,都可以叫做bring up。从耗时来看,bring up花的时间往往要比tape out更长。
我在别的回答里也有说过,其实芯片设计是一个包含软硬件层面的系统工作,有时候软件层面的实力甚至要比硬件层面的实力更为重要,即使是强如华为这样的公司,在芯片设计的道路上,软件层面相比世界顶尖大厂也还相当欠缺。结合芯片代工的问题,国产光刻机90nm的精度也远未达到这类芯片的需求,只能说任重道远,诸君仍需努力。